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也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温少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人也。父允,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为孙权东曹掾,卒。温少修节操,容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权曰:“如是,张允不死也。”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
张温字惠恕,吴郡吴县人。父亲张允,因为轻视财物,看重士人,名扬所在州郡,曾担任孙权的东曹掾,后来去世。张温年轻时修养气节操守,容貌奇特雄伟。孙权听说这些,就问手下的高级官员说:“张温现在可以跟谁相比?”大农刘基说:“可以跟全琮并列。”太常顾雍说:“刘基还不熟悉他的为人呢。张温现在没有可以跟他并列的人。”孙权说:“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张允没有死啊。”征召到京城,引进谒见,文章词语应口对答,旁观的人都钦佩震惊,孙权改变仪容,用超过常礼的礼节对待他。召见结束后出来,张昭握着他的手说:“我老头子在您身上寄托的希望,您应该明白。”受命担任议郎、选曹尚书,又调任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倚重。
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于丕。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温至蜀,诣阙拜章曰:“昔高宗以谅暗昌殷祚于再兴,成王以幼冲隆周德于太平,功冒溥天,声贯罔极。今陛下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之炳耀,遐迩望风,莫不欣赖。吴国勤任旅力,清澄江浒,愿与有道平一宇内,委心协规,有如河水,军事凶烦,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温通致情好。陛下敦崇礼义,未便耻忽。臣自远境,及即近郊,频蒙劳来,恩诏辄加,以荣自惧,悚怛若惊。谨奉所赍函书一封蜀甚贵其才。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
当时张温三十二岁,以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张温说:“你本不应该出远门,但恐怕诸葛孔明不了解我跟曹丕交往的本意,所以委屈你走一趟。你告诉蜀国,如果山越全部平定,我就想跟曹丕打一大仗。使者的道理,是接受使命而不接受现成辞令的。”张温回答说:“臣在内没有合您心意的谋划,出外缺少独立应对的本领,我担心自己缺乏张老播扬国君名誉的功能,又没有子产陈述政事的效用。但是诸葛亮深谋远虑,必定能理解您英明决策以屈求伸的权宜做法。加上受到朝廷像上天覆盖一样的恩惠,推测诸葛亮的想法,一定不会因猜忌而生异心。”张温到了蜀国,前往朝廷呈上奏章,说:“从前殷高宗以守孝之身使殷朝国统昌隆重新兴盛,周成王以幼小年龄使周朝德行隆盛天下太平,功德覆盖天下,声望贯通古今。现在陛下您以聪慧、英明的资质,向古代的贤君圣主看齐,把总理各种政务的重任交给贤良的辅佐,加上众多人才如群星闪耀,远近的百姓仰望风采,没有不乐意归顺的。我们吴国念念不忘贡献力量,澄清长江沿岸,愿意同贵国一起平定、统一天下,全心全意共同谋划,这种心愿有河水之神作证,我们国君军务政事繁多,手下可供役使的人又不足,所以不顾粗俗背理的羞耻,派下臣张温陈述、表达我们的友好感情。陛下笃信、尊崇礼义,该不会看轻我们的。臣从进入边远的国境,到靠近京城的近郊,多次承蒙慰劳劝勉,频频奉到降恩的诏书,因为荣宠而自感恐惧,战战兢兢地觉得不安。恭敬地奉上所携带的书信一封。”蜀国很看重他的才能。回到吴国,不久,派他到豫章郡指挥出兵,与蜀国修好的工作没有做完。
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艳字子休,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弹射百僚,核选三署,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 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权幽之有司,下令曰:“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昔暨艳父兄,附于恶逆,寡人无忌,故进而任之,欲观艳何如。察其中间,形态果见。而温与之结连死生,艳所进退,皆温所为头角,更相表里,共为腹背,非温之党,即就疵瑕,为之生论。又前任温董督三郡,指 吏客及残余兵,时恐有事,欲令速归,故授棨戟,奖以威柄。乃便到豫章,表讨宿恶,寡人信受其言,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后闻曹丕自出淮、泗,故豫敕温有急便出,而温悉内诸将,布于深山,被命不至。赖丕自退,不然,已往岂可深计。又殷礼者,本占候召,而温先后乞将到蜀,扇扬异国,为之谭论。又礼之还,当亲本职,而令守尚书户曹郎,如此署置,在温而已。又温语贾原,当荐卿作御史,语蒋康,当用卿代贾原,专衒贾国恩,为己形势。揆其奸心,无所不为。不忍暴于市朝,今斥还本郡,以给厮吏。呜呼温也,免罪为幸!”
孙权既暗中怨恨张温称扬赞美蜀国的政治,又忌讳他名声太大,使庶民迷惑,恐怕他终究不被自己所用,想找借口诬陷他,恰逢暨艳的事情发生,就趁这机会发难。暨艳字子休,也是吴郡人,张温将他引荐到朝廷,朝廷用他做选曹郎,又升到尚书。暨艳气量狭窄而生性严厉,喜欢议论时政,他看到当时一些官署人员混杂淆乱,许多人不称职,想要品评区别,给贤能的人和平庸的人以不同的职务和待遇。他指摘百官,考核、选拔三署的官员,一般情况下都贬高就低,降职数级,其中能够保留原职的不到十分之一,那些居官贪婪卑鄙,志节污浊低下的,都派去军队中效力,设立营府来安置他们。这样就越来越招致怨恨,各种谗言也渐渐流传开来了。人们争相数说暨艳和选曹郎徐彪,专凭私人感情,好恶不遵公理。暨艳、徐彪都获罪自杀。张温平素同暨艳、徐彪意气相投,常常互通音讯,书信来往,于是就判了张温的罪。孙权把他拘禁在官府,发布命令说:“当初我下令征召张温,虚心对待他,他来后我授给他显要的官职,待遇超过了一些有资望的大臣,哪里料到这凶恶不善之徒,一心图谋不轨。当初,暨艳的父亲和哥哥,依附于凶恶谋逆之人,我对此没有忌恨,特意提拔任用暨艳,想看看他怎么样。考察他的内情,真实面目果然显露出来了。但是张温同他结成生死之交,暨艳对人的提拔和贬黜,都是张温给他出的主意,他们互为呼应,关系密切,不是张温的同伙,就毁谤指责,妄生议论。再有,当初委任张温督察豫章、鄱阳、庐陵三郡,指挥吏员和剩余的军队,当时恐怕万一有急事,要他迅速赶回,所以授给他前导的仪仗,用威信、权力来勉励他。他却跑到豫章,上表请求讨伐一贯作恶的山越,我相信并接受了他的请求,特地把绕帐、帐下、解烦兵共五千人交给他。后来听说曹丕亲自带兵渡过淮河、泗水,所以预先嘱咐张温一遇紧急情况立即出兵,但张温把部队都隐藏、布置在深山之中,接到命令却不到前线去。幸亏曹丕自己退兵,否则,那后果怎敢往深处想。再有,殷礼,本是为了观测天象预卜吉凶而征召来的,然而张温先后请求带着他到蜀汉,在外国鼓动张扬,大发议论。殷礼回国后,应该就任本职,却派他兼任尚书户曹郎,这样安排任用,张温一个人说了就算。张温还告诉贾原,会要推荐您当御史,告诉蒋康,会要用您代替贾原,专门炫卖国家的恩典,经营自己的权力地位。测度他邪恶不正的心术,是无所不为的。我不忍心杀他,现在将他驱逐回本郡,充任低级小吏。唉,张温哪,你能免于治罪就是幸运啦!”
将军骆统表理温曰:“伏惟殿下,天生明德,神启圣心,招髦秀于四方,置俊乂于宫朝。多士既受普笃之恩,张温又蒙最隆之施。而温自招罪谴,孤负荣遇,念其如此,诚可悲疚。然臣周旋之间,为国观听,深知其状,故密陈其理。温实心无他情,事无逆迹,但年纪尚少,镇重尚浅,而戴赫烈之宠,体卓伟之才,亢臧否之谭,效褒贬之议。于是务势者妒其宠,争名者嫉其才,玄默者非其谭,瑕衅者讳其议,此臣下所当详辨,明朝所当究察也。昔贾谊,至忠之臣也,汉文,大明之君也,然而绛、灌一言,贾谊远退。何者?疾之者深,谮之者巧也。然而误闻子天下,失彰于后世,故孔子曰‘为君难,为臣不易’也。温虽智非从横,武非虓虎,然其弘雅之素,英秀之德,文章之采,论议之辨,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故论温才即可惜,言罪则可恕。若忍威烈以赦盛德,宥贤才以敦大业,固明朝之休光,四方之丽观也。国家之于暨艳,不内之忌族,犹等之平民,是故先见用于朱治,次见举于众人,中见任于明朝,亦见交于温也。君臣之义,义之最重,朋友之交,交之最轻者也。国家不嫌于艳为最重之义,是以温亦不嫌与艳为最轻之交也。时世宠之于上,温窃亲之于下也。夫宿恶之民,放逸山险,则为劲寇,将置平土,则为健兵,故温念在欲取宿恶,以除劲寇之害,而增健兵之锐也。但自错落,功不副言。然计其送兵,以比许晏,数之多少,温不减之,用之强羸,温不下之,至于迟速,温不后之,故得及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遗力也。温之到蜀,共誉殷礼,虽臣无境外之交,亦有可原也。境外之交,谓无君命而私相从,非国事而阴相闻者也;若以命行,既修君好,因叙己情,亦使臣之道也。故孔子使邻国,则有私觌之礼;季子聘诸夏,亦有燕谭之义也。古人有言,欲知其君,观其所使,见其下之明明,知其上之赫赫。温若誉礼,能使彼叹之,诚所以昭我臣之多良,明使之得其人,显国美于异境,扬君命于他邦。是以晋赵文子之盟于宋也,称随会于屈建;楚王孙圉之使于晋也,誉左史于赵鞅。亦向他国之辅,而叹本邦之臣,经传美之以光国,而不讥之以外交也。王靖内不忧时,外不趋事,温弹之不私,推之不假,于是与靖遂为大怨,此其尽节之明验也。靖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于贾原、蒋康,温尚不容私以安于靖,岂敢卖恩以协原、康邪?又原在职不勤,当事不堪,温数对以丑色,弹以急声;若其诚欲卖恩作乱,则亦不必贪原也。凡此数者,校之于事既不合,参之于众亦不验。臣窃念人君虽有圣哲之姿,非常之智,然以一人之身,御兆民之众,从层宫之内,瞰四国之外,照群下之情,求万机之理,犹未易周也,固当听察群下之言,以广聪明之烈。今者人非温既殷勤,臣是温又契阔,辞则俱巧,意则俱至,各自言欲为国,谁其言欲为私,仓卒之间,犹难即别。然以殿下之聪睿,察讲论之曲直,若潜神留思,纤粗研核,情何嫌而不宣,事何昧而不昭哉?温非亲臣,臣非爱温者也。昔之君子,皆抑私忿,以增君明。彼独行之于前,臣耻废之于后,故遂发宿怀于今日,纳愚言于圣听,实尽心于明朝,非有念于温身也权终不纳。
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辩解说:“我恭谨地思量殿下,上天生就您完美的德性,神明开启您圣智的心灵,您从四方招来俊杰,把贤良安置在朝廷。众多士子已经受到您深广的恩德,张温又蒙受您最隆厚的赐予。然而张温自己招来罪责,辜负了您的恩遇,想到他的这种情况,的确值得悲伤痛心。但是臣在与他的应酬交往之中,为国家观察了解,深深地知悉他的情状,所以详细地陈述其中的缘由。张温实在是心中没有另外的企图,行事没有谋逆的形迹,只是年纪还轻,资历还浅,却蒙受显赫光耀的恩宠,具有高超特异的才能,高谈品评人物的话题,发表褒贬百官的议论。于是追求权势的人妒忌他的荣宠,争夺名誉的人嫉恨他的才能,沉静无为的人非难他的言谈,犯有过恶的人忌讳他的议论,这是臣下应该仔细辨明,主上您应该深入考察的呀!从前,贾谊,是极为忠诚的臣子,汉文帝,是非常圣明的君主,然而周勃、灌婴一句话,就使贾谊被疏远、贬退,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嫉妒他的人用心很深,诬蔑他的话又说得很巧妙哇。情况虽然如此,但是汉文帝的错误被天下知晓,过失彰明于后世,所以孔子说‘做君长很难,做臣子不容易’呀。张温虽然没有从事合纵连横的智谋,没有像怒吼的老虎那样的勇力,但他广博典雅的素养,杰出优异的品德,文章的辞采,议论的雄辩,卓异超群,光耀当世,当今的人没有赶得上他的。所以论到才能,张温是值得珍视的,说起罪过,张温是可以原谅的。如果您克制威势来赦免有大德的人,宽宥贤才来促进伟大的功业,那当然是我朝的盛美光辉,流誉天下的美德啦。国家对于暨艳,并未把他列入应加防范的一类,还是按一般百姓来对待,所以他先被朱治任用,接着被众人荐举,然后再受到主上您的委任,也就得以与张温交结。君臣之间的情义,是情义中最重要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交往中最一般的。国家不忌讳给暨艳以最重要的情义,因此张温也不忌讳跟暨艳有最一般的交往啊。这是时世在上面给他以荣宠,张温才在下面私下跟他亲近哪。那些一贯作恶的百姓,如果放任他们在山区险要之地,就会变成强劲的寇盗,假若把他们安置在平旷的地方,就可成为强健的士兵,所以张温在豫章的所作所为,意在收取这些一贯作恶的人,以便消除强盗的危害,增添部队的精锐呀。只是他自己处理有差误,功效没有他说的那样大。但是,考核他所送的士兵,拿来跟许晏比较,数量的多少,张温不比许晏差,作用的强弱,张温不比许晏低,到达的快慢,张温也不落后于许晏,因此得以赶在秋冬两季,奔赴战斗警报指定的地方,这是他不敢忘记国恩而不全力以赴啊。张温出使到蜀,极力赞誉殷礼,虽说臣子不应有国外的结交,但也是情有可原的。国外的结交,指的是没有国君的命令而私自相追随,不是国家的政事却暗中通音讯;如果是奉命出行,已经完成了国君交给的与外国结好的任务,乘便叙叙私人之间的友情,这也是使臣的正常之道。所以孔子出使邻国,就有以私人身份见所在国国君的礼节;季札聘问中原各诸侯国,也有私下闲谈的合理举动。古人说过,要想了解一个国君,就观察他所派遣的使者,看到那下属的明察智慧,就可以知道那上司的显赫盛大。如果张温称誉殷礼,能使蜀国人赞叹,那实在是借此显示了我国大臣中贤良众多,表明了您派遣使臣选人得当,在境外显扬了国家的美善,在异国播扬了国君的命令。因此晋国的赵文子在宋国参加盟会,向楚国的屈建称扬随会;楚国的王孙圉出使到晋国,对赵鞅赞誉左史倚相。这也是向其他国家的宰辅赞叹本国的大臣,经传赞美他们光耀了本国,而不谴责他们有国外的交结。王靖在内不为时政操心,在外不为国事奔走,张温弹劾他而不徇私,推究他而不宽贷,于是就同王靖结下很深的仇怨,这是他恪尽职守的明证啊。王靖拥兵的众多,任职的重要,这些都胜过贾原、蒋康,张温尚且不容纳私情以便与王靖相安无事,怎么敢用小恩小惠来收买勾结贾原、蒋康呢?再说贾原任职不努力,处事不称职,张温屡次用难看的脸色对待他,用激烈的言辞弹劾他;即使张温真要想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兴起叛乱,也不必贪图贾原这样的人啊。所有这些,用事实来考核既不相合,让众人来检查也不符情理。臣私下里认为,君主虽有超凡入圣的德才,非同寻常的智慧,但以独自一人,治理千万百姓,从重重宫殿之中,俯瞰四方之外,察看众多臣民的实情,求得纷繁政务的井然有序,还是不容易周全的,所以应该听取审察群臣的意见,以扩大自己聪慧、明智的光辉。现在别人非难张温已是情辞恳切,我肯定张温也是劳心费力,双方话都说得很好,意思也都表达出来了,各自都说是为国家着想,谁会说自己是为了私情?究竟谁是谁非,匆忙之间,还难以马上区别。但是,以殿下的聪慧明智,来辨察我们谈论的是非曲直,如果您静心留意,对大小事情都加以研究考核,那么真情又怎么会有疑而不昭显,事实又怎么会掩蔽而不彰明呢?张温并不亲近臣,臣也并不偏爱张温。从前有道德修养的人,都克制一己的愤怨,来增添君主的英明。他们已经特立独行,在前头做出了榜样,作为后来者,臣耻于放弃这种善行,所以现在就抒发平素的心意,献上愚昧的见解,实在是对主上尽自己的忠心,并不是在张温身上有什么想法呀。”孙权最终也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后六年,温病卒。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 []
- 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加班工资怎么算?[图]
- 和领导走得太近,到底好不好?[图]
- 计量工程师是干什么的[图]
-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可以拒签吗?[图]
- 太原名仕汇夜总会招聘高颜值模特日结10-12生意爆好[图]
- 七种面试人员面试官较不喜欢[图]
- 失恋伤感扎心语录大全(精选120句)[图]
- 怀孕了都有哪些征兆?[图]
- 12条饮食原则生个优资宝宝[图]
- 心身安康背后的默默奉献者——气海穴[图]